南通节制闸水利女职工始终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积极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程复工,做好“带头人”、“当家人”、“小能手”,紧抓黄金季,全力保民生,谱写了一曲曲“防疫+复工”的动人赞歌。
主动担责做好“带头人”
“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何时复工?如何复工?……物资和工人能不能到位……有哪些难度,有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南通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蔡莉心系水利工程复工工作,这些工程关系民生,能否复工对南通这座江海之城的安全度汛和生态文明至关重要。
2月3日一上班,蔡莉多次走访春节期间暂停的工地,检查疫情防控工作,了解复工必备条件。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各工程积极有序展开复工准备工作,她每天跟踪复工准备工作进展,解决工程复工中各种问题和困难。“口罩”等防疫物资稀缺是影响开复工最大问题,她多方筹措帮助参建单位采购齐全防疫物资,解决了工程复工的“燃眉之急”。2月9日,所有亟待开复工项目基本条件具备。蔡莉反复检查各工地疫情防控和复工准备工作,她强调,要坚决杜绝侥幸思想,积极防控的“墙”要继续夯实,安全生产的“弦”一刻不能松懈,工程复工的“脚步”不能停下,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务必做到防疫和复工“两不误”!
履行使命做好“当家人”
“我已经把复工和疫情防控审核备案的材料发给您了,请务必逐条对照做好复工准备,准备好了我们先核一下!”
她,就是南通市节制闸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沈雪梅所长,南通市第二大水闸的当家人,正在参与南通第一座闸站一体化、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我们的工期很紧张,年前备了一些施工物资,还是想能尽快复工。”参建单位急,沈雪梅更急。春节前,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已成功试运行,但仍有几个问题要解决;原计划春节后就委托管理,疫情当前人员却无法到位;近期枯水期又值春灌春耕农忙之际急需用水,一个个现实困难愁坏了沈雪梅。
随着《崇川区建筑工地开(复)工前后疫情防控实施方案》的发布,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有了眉目。统计防疫物资缺口、复工申报流程、外来人员分类隔离等等,沈雪梅一一列出问题,棘手的先办,逐一销号。遇到不理解的,她耐心解释;不配合的,她就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为了复工,早上六点多到晚上十点多,电话还不断。沈雪梅积极对接所辖区、市水利局,第一时间咨询问题、汇报情况、解决困难。每个周末,沈雪梅都放弃休息,在疫情防控工作群里落实信息核查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到位。她跟大家说,“外地单位有些不理解很正常,我们要帮人家考虑得更周到一些,更仔细一些,能不能按期完工、对农业灌溉和生态活水的影响,包括施工单位的损失,人家材料报过来了,不能在我们这个环节耽误了。”经过20多天努力,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委托管理2月27日复工,土建施工2月28日复工。沈雪梅在积极为复工奔走的同时,她带领所里一班人科学研判,加强引水,自春节以来闸门运行组严格执行24小时在岗制度,积极有序保证春季农业灌溉工作的需求。通吕泵站的运行将极大提高沿江引提水能力和用水保证率,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受益面积可达270多万亩。
冲在一线做好“小能手”
“沈所,淮沭新河管理处到位的人少,我们可以跟班学习,帮他们缓解人员压力。”南通市节制闸管理所一线年轻技术骨干葛雯静等同志主动请缨支援。
由于外地复工人员隔离期较长,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委托管理到位人员略显不足,有的技术人员白班夜班连轴转,葛雯静等技术科的同志了解情况后主动请缨要求跟班。跟班学习将大大增加工作时长,她的孩子才刚刚4岁,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有不小的困难。她说:“没问题,我是共产党员,可以克服。”葛雯静去年刚刚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她用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词。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节制闸每一位女职工,都毫不犹豫地出现在最需要她们的地方,践行着水利人的初心和使命。她们用行动彰显了情怀,用担当诠释了忠诚。春天已经到来,我们坚信抗击疫情的胜利也终会到来!(节制闸管理所 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