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通吕运河水利工程管理区域水安全,切实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9月17日,市通吕运河水利工程管理所联合任港街道河长制办公室对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区域开展河道巡查,全面清理水域内设置的违规渔具。此次行动共清除地笼8条,丝网5条,插杆及浮标10余处。
通吕运河水利枢纽位于通吕运河长江口门处,距长江口约2.2km,承担着南通市区、通州区、通州湾示范区、海门区、启东市的引灌排涝、生态补水等多重功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鱼类资源较为丰富。为捕捞鱼虾,部分群众在河道内放置了地笼、丝网等渔具,一方面阻碍河道形成阻水,另一方面渔网缠绕到过往船舶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特别是全市进入主汛期,极端天气呈现更加复杂多变的趋势,小区域突发性强降雨越来越频繁,防汛排涝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河道内设置障碍物极易影响行洪安全。为加强对通吕运河水利枢纽的保护,市通吕运河水利工程管理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南通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加强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加大对水利工程管理水域、重点区域巡查力度,积极配合南通市公安局水警支队、南通市任港派出所、南通市水政监察支队等单位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以零容忍态度动真碰硬。
针对近期少数捕捞者为躲避日常巡查,利用下班高峰时间段在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管理范围水域内进行捕鱼。市通吕运河水利工程管理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一方面,加大沿河禁捕的户外宣传,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张贴通告、发放提醒函,营造禁捕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安排专人进行白天流动巡查、下班高峰段定点蹲守的方式开展巡查,增加节制闸桥段等重点区域巡查频次,切实做到对捕捞行为早发现、早制止。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通吕运河水利工程管理区域内捕鱼行为明显减少。
当前及下一阶段,市通吕运河水利工程管理所将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坚持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强化协同联动形成“一盘棋”合力,全面做好“回头看”严防问题死灰复燃,切实维护通吕运河水利枢纽行洪安全和良好水生态环境。(市通吕运河水利工程管理所 徐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