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要闻

片区水系大连通!海门区通吕通启又一活水通道恢复通水

来源: 南通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1-06-03 字体:[ ]

6月1日上午,海门区卫东闸拆除重建工程在顺利通过水下部分验收后开坝通水试运行。该工程是海门区城区片区以外区域治水9大节点工程之一,投入运行后,为通启中片活水畅流注入了优质水源。

原卫东闸为套闸,位于黄家港与老通吕公路相交处,建于1971年,是我区通吕和通启南北两大水系之间的两处控制建筑物之一。历经了三次改造,并由区水利局东灶港闸管理所运行管理。因公路运输的方便快捷、河道通航功能趋弱,该闸已经多年未有船只通航,从2007年起处于闭弃状态,导致通启中片只能靠四甲闸输水畅活。2018年10月,经安全鉴定该闸为四类闸,建议拆除重建。2020年报经区政府同意拆除重建卫东闸。

新建的卫东闸为原址拆除重建的节制闸,投资约1600万元,闸孔净宽6米,设计流量44m3/s,不承担通航功能。拆除原交通桥,新建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桥面总宽17米,下游引河护岸防护约270米。新闸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运行。工程于202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2021年5月底前完工。

该工程的建成,重新恢复了通吕片区向通启中片的输水通道,提高了通吕片向通启片引水的频次和力度,增加了输水容量,更好地满足了常态化区域活水、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需求。

自去年以来,为全面提升全区水环境质量,海门区按照“自然活水”的基本构想和“城区先行、三星镇及主要入江支流所属区域为重点、其余区镇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采取控源截污、河道整治、水流控制建设、调度方案制定等多方面措施,力争更快的恢复河网水系流动性、增加优质水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短期内消除区域内河网黑臭,远期持续提升水质,实现“全面活水、持续活水、按需活水、两利活水、高效活水、连片活水”的目标。并多次聘请赵瑞龙等治水专家来我区指导,进一步完善方案,提升治水质量。截止到目前,城区片拟定的22处节点工程及骨干河道3处连通工程已完成节点贯通13处,5个项目正在施工。城区片以外的9个节点治理工程中,民诚竖河闸站、海门河西闸拆除重建、十八匡河闸站工程及圩角河、青龙河、余包河、海门河疏浚整治7个工程已相继完工;卫东闸拆除重建工程刚刚完成水下部分验收进入试运行阶段;灵甸闸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完成底板浇筑等工作,力争汛前完成水下部分,年内全部完成。同时,投资1100万元将通吕运河到卫东闸约1.4千米黄家港河段列入2021年-2022年度县级河道疏浚整治项目,并对两岸进行生态护坡。目前已完成现场踏勘,准备进入设计阶段,整个工程计划于2021年12月底完成主体工程,2022年3月底前完工。(海门区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