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2024年南通水利“十大新闻”

来源: 南通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5-02-06 字体:[ ]

一、有效应对极端天气灾害,夺取水旱灾害防御全面胜利

2024年,我市天气情况复杂,极端天气轮番侵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水利局全体干部职工扛牢“天职”,认真细致做好防汛抗旱防台各项工作,有力有效应对历史第二高温、27天超长梅雨、11轮暴雨、“一周双台”和1972年来“最晚秋台”。汛前,聚焦薄弱环节,全面排险除患,及时修订完善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并开展全要素、全流程推演。汛期,创新落实“六个一”工作法,加强值班值守,实时滚动会商,科学调度工程,确保河道行洪畅通。汛后,及时组织复盘,总结经验不足,查漏补缺、补齐短板,推动防御体系再提升。

image.png

9月15日下午,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在启东检查防御台风工作


二、区域治水持续推进,覆盖面积达到5000平方公里

按照南通“四化”治水新理念,深入实施区域治水,加快建设现代水网,全域打造幸福河湖。全年新增治理片区15个,巩固提升已治理片区10 个,实施沿江沿海引排工程、水系连通工程、控导工程、智慧管控工程74项,建成幸福河道1110条(段),区域治水新增覆盖面积1000平方公里,累计达到5000平方公里。持续优化建成片区运行调度方案,建立跨区联动运行调度机制,提高水网运行水平。12月2日,《新华日报》头版报道南通现代水网建设经验做法。

image.png

5月22日,全市区域治水现代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海安栟北片区新古河钢坝闸现场


三、全市农村生态河道建成率超过60%,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建设任务

打造120公里农村生态河道是2024年全市20件民生实事之一。市水利局对照“功能达标、水流通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管护到位”的建设标准,集聚资源要素,市县联动、上下一体、集中成片全域推进,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村生态河道建成率超过60%,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推行“自己河道自己管护”“以河养河”做法,加强农村河道长效管护,确保长治久清。10月30日,《中国水利报》专题报道南通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经验做法。

image.png

如东岔河镇古宫河


四、通启运河水利枢纽争取1亿元国债资金补助,全年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升

面对经济下行、地方财政收缩的压力,市水利局深入挖潜,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2.27亿元,保持稳定增长。通启运河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列入国家排水防涝增发国债项目,争取1亿元国债资金补助,工程进度超过30%。2023年15个国债水利项目全部按时开工、国债资金支出进度100%,2024年新争取的国债水利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image.png

通启运河枢纽施工现场


五、全省首创疏浚砂公益性利用模式,有效破解沿江企业发展瓶颈

针对沿江部分企业码头、航道频繁淤积导致企业原材料和产品进出港难题,市水利局主动出击、靠前服务,在一年多的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开创性提出“政府主导、水利主管、企业(国有)主营、集约处置”疏浚砂公益性利用模式,破解沿江企业发展瓶颈、打造优质营商环境。4月8日,江苏省水利厅批复同意南通长江河道疏浚砂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同意海门、启东两地实施方案和项目计划,南通长江河道疏浚砂综合利用工作全面启动。

image.png

2月5日,南通市疏浚砂综合利用方案审查会在南京召开


六、南通水利新质生产力跑出“加速度”,水利科技成果丰硕

围绕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合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构建水利综合数智系统。通州亭石河治理项目中实施的生态鱼巢组合护岸工程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南通市长江堤防精细化管理系统技术应用研究、内河钢坝闸关键技术研究入选2024年度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项目南通城区数字孪生水网通过验收并运行。实施市防汛指挥系统升级改造,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同步开发了“南通防汛抗旱”小程序在“南通百通”上线,为全市防汛抗旱防台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image.png

南通水利综合数智系统雏形


七、城乡一体、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全国首批“母亲河复苏”行动试点丁堡河-江海河接通工程有力推进,丁堡河闸顺利通水,“两河两岸”加固绿化、风光靓丽,央视新闻频道专题报道南通做法。全国首批幸福河湖试点项目焦港幸福河建设入选《中国河湖年鉴2024》。全市高标准建设幸福河1110条(段),20条(段)生态河道获评省级幸福河湖,启东头兴港获评江苏省幸福河湖典型案例。持续擦亮“河道公园”品牌,南通城区新增工农河、节制闸东河等3处“河道公园”,城区主要河道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或优于Ⅲ类水。

image.png

海安丁堡河闸新姿


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省考“12连优”,节水型社会建设受到全国节水办高度肯定

坚持走江海平原水网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之路,强化部门联动,细化水资源管理工作单元,分区施策、精准管控,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高标准完成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1224个取水口信息审核通过省级审核。创新水资源管理手段,完成“水权贷”2笔、水权交易5单。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工作被省深改委评为改革试点经验,全省推广。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编制完成《南通市区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2023—2035)》、《南通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23~2035)》。11月15日,全国节水办主任蒋牧宸来通调研,高度肯定南通节水型社会建设。

image.png

海门区节水宣传小分队走进社区开展节水宣传


九、“青苗杯”全市水利系统年轻干部岗位竞赛为青年干部成长赋能提速

5月至11月,市水利局精心谋划、认真组织“青苗杯”全市水利系统年轻干部岗位竞赛,80余名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先后参加水利业务知识竞赛、重点课题微调研、调研报告答辩、团体竞赛等课目比拼,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80余份。11月22日,在市委党校举行业务知识团体竞赛暨颁奖仪式,汇报竞赛成果。全市水利系统以岗位竞赛为抓手,加大年轻干部培育力度,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水利干部队伍。九圩港水利工程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杨卫星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

image.png

“青苗杯”全市水利系统年轻干部业务知识团体竞赛现场


十、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巩固风清气正良好环境

市水利局党组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工作部署,引导全体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创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学习调研、交流研讨,精心准备专题党课和纪律党课,以上率下抓好学习。各基层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开展纪律教育的集中学习、交流研讨70余次,做到学习教育参加人员、学习内容、交流体会全覆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以案促学,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廉政宣誓、集体廉政谈话、廉政风险排查等活动,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转变作风、推动工作的成效,健全纪律建设、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为推动新阶段南通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image.png

在“清源廉韵”水利廉洁文化园开展廉政宣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