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南通市长江河道疏浚砂综合利用试点工作传出捷报,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工制造基地码头维护性疏浚获得准予行政许可决定,这标志着南通长江河道疏浚砂综合利用工作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船舶海工是南通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水利局将服务企业作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瞄准沿江企业由于码头、航道淤积导致原材料和产品进出港难题,以主动作为的积极姿态、钉钉子精神协调推进解决。2023年,市委市政府成立疏浚砂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市水利局组建工作专班,实地摸清沿江企业发展诉求,厘清症结、反复比选,市县联动、会商推进,形成全省独有的疏浚砂公益性利用模式——政府主导、水利主管、企业(国有)主营、集约处置。省水利厅专题调研指导、反复审查论证,2024年同意我市开展长江河道疏浚砂综合利用(试点)工作。
经过两多年坚持不懈的攻关努力,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月7日,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工制造基地码头维护性疏浚获得准予行政许可决定。1月10日,海门区海螺水泥、招商局重工两个码头维护性疏浚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在南京通过审查。市县水利部门会同试点单位,严格对照许可要求,科学制定计划,加强项目监管,确保规范实施。项目的实施,将彻底解决沿江企业材料进港和产品运出难题,降低企业疏浚成本和时间成本,变堵塞“劣势”为资源“优势”,收到企业感谢。
下一步,市水利局将把创优水利营商环境作为深化南通水利改革一号工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举措、务实推进,在江海大地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水利强音。(南通市水政水资源监管保障中心吴飞 王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