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南通市节水技术创新工作座谈会在南通大学召开。市政府副市长刘洪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会前,市水利局、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分局主要负责人签署三方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全省首家市级节水技术创新平台南通市节水技术创新研究示范中心正式运行。
近年来,市水利局深入贯彻“十六字”治水思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走出了一条与江海平原水网相匹配、具有南通特色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之路。南通先后获得“国家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等荣誉称号。在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取得“十三连优”的优异成绩。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节水战略、加大节水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攻关水平、保障水安全,市水利局积极向省水利厅汇报,主动与水文局、南通大学沟通联系,共同筹建南通市节水技术创新研究示范中心。
活动现场,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杨宇民致辞并介绍了南通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南通大学在水资源环境演变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的工作。刘洪副市长充分肯定了南通市近年来节水工作取得的成绩,希望政校企各方要凝心聚力、协同创新,让实验室里的“金点子”变成生产一线的“水效益”,让科研理论转化成为可感可及的实践成果。发挥各方优势,紧扣农业节水增效等六大重点领域,紧盯全市非农重点用水户的用水需求,进行技术攻关,打造面向未来的高效节水、智慧用水新技术,着力推动节水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南通节水样板工程,推动节水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
座谈会上,省节水办、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合作三方相关领导、业务处室负责人、专业教师和全市非农业重点用水户代表,围绕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评价、节水深层次改革、节水科技创新、节水产业发展、高耗水行业水效提升、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一致表示要充分发挥好利用好中心作用,深化“政产学研用”,推动南通节水技术创新,为南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支撑水保障。(水政水资源监管保障中心)